建築,是無言的說法,是我們態度和意向的展示。
慈濟環保願行館以共知、共識、共行為宗旨,推動人人為保護環境作出改變和行動,並匯集大家的心力和能力,一起為逆轉地球暖化、氣候變遷而努力。
為此,願行館的建築物,處處展現實踐這願景的努力;以綠建築減少破壞地球,為人類和環境帶來裨益。
我們以「轉廢為能」作為願行館的目標,用心地把一個老舊的建築物修復、改造,轉化成推動環保的基地,為其帶來新生命和新使命。
為了可持續的未來,綠建築是必然的選擇。願行館採取了以下的環保材料及設計:
願行館加入了政府的太陽能固網計劃,利用天面鋪上太陽能板,提供可持續能源。所產生的電力不但足夠提供中心之用,亦有剩餘的提供給固網。
願行館利用收集天面的雨水,作灌溉及普通清洗之用。收集雨水的管道更多特別塗上藍色,方便教育展示的解説。
整個翻新過程採用了環保建材,如對人體無害的環保油漆,以竹物料代替木材,選用了環保的棕櫚板。
建築設計沿用昔日舊建築的的儘用自然風對流,利用天然採光,減少人造燈光耗量,加設了風扇或吊扇,減少冷氣使用。
願行館亦採用了台灣慈濟研發的建材,如由飯盒內的膠膜轉成的戶外環保「福慧磚」,環保塑木地板等。
室内的牆地磚是由「新世界地產」捐出他們在其他工程上剩餘的物料。因為收來的磚數不一,每個房間是拼貼上不同的顏色的磚塊。
願行館建於1954年,當時所用的建築用料都是非常簡樸,內外批盪都用了黃花沙,但過了這些歲月,黃花沙開始剝落。建築容貌殘破不堪,在此翻新工程鏟去的黃花沙我們再利用造成 DIY 磚。這些黃花沙磚由志工製造,轉化成願行館的磚屏風及舊水井的圍身。
整個設計是以親自然為基礎,盡量保留了原有的窗戶,讓它們重新打開,與大自然得以更親近的接觸,每一窗戶就如一個畫框,讓我們能更欣賞大自然的美,重拾自然與人的連繫。
工程翻新過程中,我們儘量減少廢物的數量,例如「靜思人文」館內窗台板就是用了工程剩下來的竹板。
願行館現今的「靜思人文」,在拆去殘破的假天花後,發現了天花上的原有木結構,我們決定保留它,再加以堅固,令這木建構重見天日,成為此建築的特色。
2021-04 發電311.3度
2021-05 發電1398.7度
2021-06 發電1667.5度
2021-07 發電2122.3度
2021-08 發電1925.5度
2021-09 發電1916.5度
平均每個月約1557度
4港幣/度=6228港幣/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