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期為期三年的常設展分佈在願行館一樓的室內及室內空間,細述了主辦方的成立與理念、願行館建築物的故事、人類與天然災害的關係、以及與地球共生共融的方法。
致力透過藝術方式、將環保共行的理念推廣到社區的慈濟環保願行館常設展《共知.共識.共行》,以「今天,是過去的結果」為始,以「今天,是未來的歷史」作結,強調了當下行動的重要。館中也闡述了「與地球共生息——現今世界面對的災難及與人類的關係」及「 清淨在源頭——以感恩的心,在生活中實踐環保的方法」。
願行館打造了一個舒適、愉悅的空間,讓觀眾從中可以放慢節奏,細細品味多元化且美味健康的素食。這裡提供了一個健康的飲食方式、不同的素食班及活動,讓觀眾認識素食背後的與地球共融精神。
願行館特意在眾多大愛環保產品中篩選了當中的賑災系列,作為突顯慈濟身體力行、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的理念。不論是重點展示的送暖到全球的環保毛毯、為流離失所的災民送上一席棲身之地的福慧床和延續教育的黑板布,還是環保建材和環保產品,願行館在佈局和展示設計上都花了不少巧思。
靜思人文館是一個以環保結合人文的展示空間,。展館內除了陳列一系列環保相關產品,更精心挑選環保及靜心的書籍。市民可在此讓心靈沉靜下來,好好享受無喧擾的時光。
「藝術與自然」對話展覽系列 ,分別以「風、林、海、山」為主題,以回應常設展《共知.共識.共行》中的「風、火、水、地」四大自然災害,展覽並邀請一些關注有關方面、並透過創作去表達所想所見的藝術家,讓觀眾置身其中與作品互動,從而審視有關災害的原因。
水乃是生命之源,展覽第一部曲「海」,主題為「從碧藍到翠綠」,在共創空間「塑」造了一個既熟悉又特別的場景,帶我們走進海洋生物棲息地,沉浸在現況的「深海」裏互動體驗,藉此反思我們日常的生活和習慣,與海洋的關係。
展覽期間,還準備了八個講座及工作坊,由多名本港資深海洋生物學者、藝術家、潛水專家等等,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,一起探索海洋更深深處。